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传染病
编号:18288
炎夏 三种传染病高发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现代保健报 2012.06.01
    

    □ 本报记者 燕泥

    天热了,首先要做什么?

    不用思考了,答案很简单:防病,防传染病。

    传染病是有一定季节性的,因此针对性的预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这炎热夏天,最高发的传染病是什么?

    专家说: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狂犬病。

    记者从陕西省卫生厅了解到,入夏以来,陕西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发病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卫生厅提醒公众注意预防。
, 百拇医药
    记者专访了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刘继锋科长,请他支招如何预防夏季多发传染病。

    勤洗手常通风

    远离手足口病

    刘继锋介绍说,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该病在西安市的发病高峰期一般为5-7月份。

    传播途径: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 http://www.100md.com
    易感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防控策略:

    1.家长在手足口病高发期要多注意对孩子进行预防,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去,减少被感染机会。

    3.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4.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5.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被患儿粪便污染的衣物尤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接种疫苗

, http://www.100md.com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急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呈半球形。多侵犯儿童,可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其主要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一般接触传染源2-3周发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主要是学生及托幼机构儿童,发生集中在4-15岁。

    防控策略:

    1.接种腮腺炎疫苗不仅降低发病可能性,还可减少并发症。

    2.居住场所应保持通风和环境卫生,有条件的可以定期开展消毒。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 百拇医药
    4.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感染腮腺炎病毒后,要居家隔离治疗,自发病之日起至少10日才可以复课,同时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以免传染给他人。

    避免接触猫狗

    向狂犬病说不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传播途径: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犬、猫、狐、狼等)及患狂犬病的人,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

    防控策略:

    1.尽量避免接触狗、猫等动物,特别是不要接触、收养来路不明的狗。

    2.家养的狗、猫要每年注射狂犬疫苗并拴养。

    3.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上。彻底冲洗后用2-3%碘伏(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4.及时到当地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对伤口进一步处理和注射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可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5.经常接触猫、狗的人可以提前接种狂犬疫苗进行暴露前预防。, http://www.100md.com